两江新区储能产业链:抢占“黄金赛道” 加速产业布局

2022-05-19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浏览次数:568

5月18日,两江新区储能产业推进会召开,会上,两江新区发布了《两江新区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布了5位院士领衔的两江新区储能产业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布了1个长安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签约7个多业态项目。

两江新区储能产业推进会

推进会的召开,不仅为两江新区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更标志着,两江储能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着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两江新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瞄准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加快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目前,两江新区已引进了赣锋锂电、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明天氢能等标志性项目,成为全市储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是新型储能产业聚集的重要区域。

起步:发展储能产业恰逢其时

能源是国民经济命脉,随着全球格局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性,由此,储能产业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更大规模发展的首选。

所谓储能,即是通过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储存起来,便于以后在需要时再次利用的技术,应用最广的是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而当前非常热门的新型储能,一般指除抽水储能外的新兴储能技术。

去年,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300多项与储能相关的政策。今年,国家对新型储能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包括《“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都明确,要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据估算,“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合计市场空间约60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1.3万亿元。

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制造业大市,装备制造、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基础雄厚,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中,两江新区的优势尤其突出。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两江新区储能产业链链长王愚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两江新区储能产业链链长王愚在21日召开的两江新区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大力实施“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两江新区发展储能产业有两大优势,其一,新区汽车、电子两大千亿级产业和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两大百亿级产业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现实需求,其二,中科院绿色院、北理工、西工大等多家院所为储能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撑。

产业基石加上国家战略,两江新区发展储能产业恰逢其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在两江新区储能产业推进会上也通过视频表示,发展储能产业对可再生能源推广、氢能战略实施、电池更新换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两江新区顺应能源转型趋势谋划布局储能产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自觉行动,是把握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是强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的有力支撑。

加速:重大项目纷纷“抢滩”登陆

去年以来,两江新区以建设“11+1”产业功能区、实施“链长制”为契机,开始有规划地引入系列重大项目。储能产业由此起步。

去年6月,投资6.5亿元的太蓝科技固态电池总部基地项目落地两江新区,其拥有世界领先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池的量产技术。

建成投产后,太蓝科技将专注于固态动力锂电池和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其开发的固态锂离子电池产品技术成熟,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超越现有锂电技术,拥有高功率、高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等显著优势。

在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拥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受地形因素影响小的优势,发展的潜力更大,而锂离子电池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经济性大幅提升,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其优势愈发明显,被广泛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工业储能等领域。

去年9月,投资54亿元的赣锋新型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项目正式落户两江新区。

其中,赣锋新型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约50亿元,在两江新区建设约10Gwh锂电池生产线。先进电池研究院将组建专业研发团队,与储能、消费电池、动力电池领域主要客户开展混合态电池开发测试,更好地推动电池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这是两江新区建设产业功能区、实施产业“链长制”后落地的又一重大项目,对于新区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进一步补链强链壮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赣锋锂电是全球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领跑者,锂电池板块是赣锋全产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其自我研发的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大巴、机场设备、轨道交通、5G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可为应用方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去年10月,国家电网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共享(重庆)实验室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联合打造,旨在整合三方技术和市场优势,共同开展电池储能关键技术攻关、成果推广、标准研究、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推进电池储能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博士后赵勇表示,去年揭牌以来,实验室发展迅速,现已承担国网西南片区储能电池试验检测与认证评价任务,可为成渝地区动力电池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动力电池性能检测与评估服务实验室。“目前可实现年均2000万元、0.6GWh的检测量,未来将实现更大突破。”赵勇表示。

而在今年,储能产业发展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储能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在5月18日召开的推进会中,两江新区签约引进赣锋新型电池产业园新增投资项目、低碳及储能技术产业化功能平台项目、重庆能投清洁能源总部项目等7个储能相关项目,投资总额约109亿元,涵盖研发创新、总部运营、生产制造、检测认证等多个业态。

“目前,两江新区储能产业已经初具雏形。”两江新区招商集团副总裁曾凤表示。

未来: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地

“十四五”是新型储能发展的战略窗口期。随着储能技术不断突破,储能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立足未来,两江新区也有清晰的路径和蓝图。

根据日前发布的《两江新区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两江新区将从构建新型储能创新体系、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储能应用示范、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建立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等方面发力,推动两江新区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在构建新型储能创新体系上,加快新一代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实现技术突破;高标准建设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加快国家电网电池储能技术共享(重庆)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校地合作,深化新型储能专业人才培养。

在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上,加快赣锋锂电、太蓝固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储能“链主”企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瞄准头部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在推动新型储能应用示范上,聚焦用户侧、电网侧场景,每年遴选5个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开展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

在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上,鼓励大工业企业利用新型储能设施降低用能成本、提升错峰能力,推动电网在关键电网节点布局新型储能,合理有序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

“到2025年,两江新区将打造成为我市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区、创新引领区、应用示范区,力争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地。”曾凤表示。

(记者 孙海燕)


天海星热点动态